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冯时教授做客蚌埠市博物馆文博大讲堂。考古开讲 图为讲座现场
本报讯(记者 何沛 文/图)一座神秘的大咖古墓,揭开了一个名为“钟离国”的面纱。钟离国何时存在?蚌埠在钟离君柏墓中出土的文物有何意义?近日,考古专家做客文博大讲堂,在蚌埠市博物馆激情开讲,带领广大文博爱好者穿过历史的迷雾,探寻“神秘古国”。
当天下午,市博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考古学家冯时所讲的物馆主题是《钟离君柏墓所见上古宇宙观》。讲座以钟离君柏墓研究为出发点,激情为解读中国传统宇宙观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以独到的见解为文博爱好者们献上了一场知识盛宴,也让其从讲座中感受到考古成果的价值。
讲座中,考古开讲冯时主要以蚌埠地区双墩文化遗址发现的春秋钟离国君柏墓的考古遗迹现象、文物遗存,大咖结合淮河流域文化传统与文献,从“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溯到中国古代哲学认识论的“格物致知”,阐释了天、地、蚌埠人之间的市博相互关系以及古人对于天文、政治与宗教的物馆综合思考。
在提升讲座可听性的激情同时,冯时旁征博引解读钟离君柏墓的每层遗迹所蕴含的上古宇宙观。如,考古开讲其中的封土层以五色土堆筑表现钟离君柏对国祚延长的美好愿景;白土垫层、放射线遗迹和土丘层,大咖展示了古人对天文历法和时空认识的整套思想体系;底层墓室中10人与12坑的数字,则体现着对天干地支的理解。从封土层到底层墓室,蚌埠共六层的遗迹结构寄托着钟离君柏的升仙思想,也正是这些思想最终构成了中国传统宇宙观体系。
面对海量信息,现场观众忍不住与专家互动,纷纷就蚌埠历史文化等提出相关问题,冯时教授也耐心地给予解答。“听完讲座才发现,原来考古并不神秘,还很有趣。希望今后博物馆能多举办这样的讲座,邀请更多的专家,让市民更多地了解蚌埠。”听众王思说。
淮河晨刊记者了解到,多年以来,蚌埠市博物馆精心打造“文博大讲堂”品牌,邀请考古专家来蚌讲座,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幸福感、获得感。此次讲座,更是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研究宣传蚌埠历史文化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今后,该馆还将陆续推出文博方面的各个讲座,为广大市民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链接
春秋钟离君柏墓
1985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位于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的两座相邻大土堆被确认为墓葬,分别被称为双墩1、2号墓。
2005年6月因1号墓被盗未遂,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6年至2008年由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与蚌埠市博物馆联合对其进行了考古保护发掘。
考古发掘过程中,双墩1号墓奇特的形制与遗迹现象在考古学界引起了轰动。该墓是一座大型带封土堆的土坑竖穴墓,墓坑形制为罕见的圆形结构,在封土与填土中构筑多种寓意深奥从未见过的“五色土”、“白土垫层”、“放射线”、“土丘”、“土偶墙”、“十字形墓底埋葬布局”等遗迹现象。同时,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随葬品经研究表明,该墓的墓主为钟离国的国君“柏”。
305人浏览
1852人浏览
267人浏览
2563人浏览
2058人浏览
2079人浏览
本文目录导读:剧情介绍演员信息在线观看评论与反馈欢迎来到“空降女战队”的全面解析与在线观看指南,本篇文章将带您遍历网络上的相关内容,包括剧情介绍、评论、演员信息等,让您轻松免费观看这部热门作品。剧情介
本报讯近日,市区花戏楼景区关帝庙大殿开始修缮保养,大殿暂停对游客开放。据市文物处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是花戏楼关帝庙大殿的第3次修缮,第一次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本次修缮主要
本报讯(通讯员张登会)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扎实推进广大教师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近日,东至县官港中心学校举办首期道德讲堂暨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进校园巡讲活动。安徽好人、官港镇秧畈村
立冬节气来了,11月6日,经开区锦绣社区紫云居委会联合经开区德颐顺老年服务中心举办了一场“欢乐立冬饺子宴”活动,志愿者用紫甘蓝、胡萝卜、菠菜、南瓜等蔬菜榨汁和面,现场制作了一盘盘具有五种颜色的“五福饺
CZECH STREETS,这是一条充满故事与魅力的街道,我们将带您遍历网络上的内容,探索这条街道的点滴信息,让您免费观看、在线观看,并了解更多关于它的视频信息和剧情介绍。让我们从网络上的评论开始,网
本报讯(记者范克龙)11月5日,备受关注的“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系列主题列车之“绿色发展在行动”主题列车正式上线投入运营,这是继“创新发展在行动”之后,合肥轨道公司上线的第二列“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系列主